编者按:
日前,工信部确定了全国248家企业为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市的襄阳光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湖北飞龙摩擦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两家“小块头”企业通过专注于细分市场,提高自身研发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走出了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本报对两家企业的成功秘诀将分别报道。
日前,工信部确定了全国248家企业为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市的襄阳光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简称襄阳光瑞)榜上有名。是什么让襄阳光瑞从众多入选者中脱颖而出?7月15日,记者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记者走进襄阳光瑞生产车间,呈现眼前的是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在脚踏板生产线上,几十名技术工人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在天窗大框架检验区,检验工人仔细查看着每一件刚刚送来的天窗框架,确保产品质量;在喷涂车间,喷涂机器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喷涂着每一个已经成形的汽车保险杠……
襄阳光瑞总经办负责人杨柳告诉记者,即使现在有经济下行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技术,以及在市场细分领域独占鳌头的优势,订单仍源源不断。
据介绍,作为全国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襄阳光瑞其实在去年就已经入选全省第二批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公司在汽车保险杠、尾翼设计、制造、生产等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从襄阳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到国内市场行业龙头,在襄阳光瑞总经理李光瑞看来,成功秘诀在于走专精特新的自主研发之路。
“公司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创新战略定位,注重‘专而精’,从2011年起,始终深耕乘、商用车前后保险杠总成这一细分行业,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我们得以入选‘小巨人’的原因。”李光瑞介绍。
李光瑞告诉记者,保险杠的创新方向为薄壁技术创新研究。薄壁技术的创新研究需要同步开发新型工艺材料和模具,襄阳光瑞从材料、工艺和结构、技术创新方面入手。在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同步开发的下一代战略车型D53项目中成功导入薄壁技术,突破原保险杠产品厚度 3.0MM,注塑极限达到2.5MM指标,在性能指标相同的情况下同比减重15%,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
其实,薄壁技术的创新研究只是襄阳光瑞注重自主创新研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襄阳光瑞加大科研经费投入,3年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实现新品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70%以上。公司累计获得各类有效专利23项,已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同时,公司成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并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科技研发人员达到120余人。
目前,襄阳光瑞乘用车保险杠总成细分类产品销售量在全省排名第二,是全省唯一一家集注塑、涂装、冲压、焊接、电泳等工艺于一体的全工序配套生产企业,是省内唯一能够满足多家主机厂全工序开发需求的公司,其自主研发生产的保险杠总成关键性能指标优于国内同类产品。“未来,公司仍将专注于乘、商用车前后保险杠总成技术的发展创新及自主研发,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及客户需求开发新产品,以每年开发20个新产品、15个新品实现量产的目标为导向,力争成为全球保险杠总成行业的领军者。”李光瑞说。